据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数据,2024年,全球性玩具市场规模达171.1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该市场规模将从2025年的183.9亿美元增长至310.9亿美元,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7.79%。
在这场全球扩张中,中国制造一直是产能主力,出货量占比超过70%。但如今,越来越多中国品牌不再满足于代工角色,开始主动走向台前,并在海外市场取得不俗成绩。
那么,这条看似小众的赛道,究竟为何能被中国品牌点燃?而未来的出海之路,又将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暗礁?
捕捉智能家居市场前沿趋势,出海实现弯道超车!☞点击获取《方舟品类出海报告-智能家居篇》
风口已至,国产情趣迎来出海黄金期
长久以来,情趣用品被视作“不能见光”的灰色产品,甚至在许多国家仍游走于文化禁区的边缘。但即便如此,用户的消费行为已悄然发生变化。
随着性教育逐步普及,性健康被越来越多国家纳入公共卫生与心理健康议题,社会对情趣用品的接受度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悦己经济”的崛起正悄然重塑情趣用品的消费语境。尤其是Z世代,他们成长于开放的互联网环境,更加关注身体感受与情绪价值,认为愉悦是健康生活的一部分,也将情趣视为自我关怀的方式。
在这样的认知转变下,情趣用品正从地下走向地面,从边缘走向主流。
观念松动的背后,是持续扩张的市场空间。欧美作为成熟市场,消费者接受度高,客单价稳定,是高消费力人群的主要聚集地;而亚太、中东、拉美等新兴地区,年轻人基数庞大,性观念逐渐开放,正成为品牌角逐的新增量市场。
图源:Lovense
区域机会之外,消费人群结构的变化也在重塑行业格局。全球单身人口持续上升,独居青年群体扩大,晚婚趋势普遍。
品牌方舟了解到,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许多国家的单身家庭数量显著增加。例如,日本和丹麦的单人家庭比例增加了50%,俄罗斯和挪威增加了近一倍,中国则增加了两倍。
而女性消费力的崛起也进一步重塑了情趣产品的价值逻辑与表达方式。据Grand View Research报告,全球性玩具市场中,女性向产品(如振动器、情趣内衣等)占比达72.4%,金额高达180亿美元左右。
为了契合这一趋势,不少品牌推出了低噪音、高颜值、多段位功能的产品,广告语言也更强调愉悦权利与情绪价值,努力跳脱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品牌迎来了出海的黄金窗口。
作为全球主要的情趣用品生产地,中国已形成完整、成熟的制造供应链。广东中山、东莞、深圳,以及江苏灌云等地,涵盖了情趣内衣、硅胶制品、智能情趣玩具、个人护理设备等多个领域,涉及模具、硅胶、电控、包装等全流程体系。
更重要的是,跨境电商基础设施的完善,正在为品牌提供低成本试水路径。通过亚马逊、TikTok Shop、Temu等渠道,中国品牌可以直接触达海外消费者,实现从“幕后代工”到“前台表达”的身份转型。
智能家居出海竞争激烈,如何打造差异化产品?☞点击获取《方舟品类出海报告-智能家居篇》
三类用品,中国玩家如何各显神通?
近年来,中国情趣用品品牌在全球市场上逐渐显露锋芒。出于消费场景与用户需求的差异,各个细分品类也走出了截然不同的突围路径。
无论是视觉冲击强烈的情趣内衣,还是技术含量较高的硅胶娃娃与智能情趣玩具,中国品牌都在凭借创新设计、技术升级和精准营销,一步步撬开海外市场的大门。
在众多玩家中,品牌方舟选取了Avidlove、金三玩美和Lovense等三个代表性品牌,探索它们在海外市场的打开方式。
Avidlove是中国跨境大卖赛维时代旗下品牌,早期依托母公司在Amazon平台上的运营优势迅速起量,凭借性感、多款、平价的特点,成为欧美市场上搜索热度**的情趣内衣品牌之一。据公开财报,Avidlove于2024年营收8.7亿元。
品牌的突围始于精准的赛道选择。Avidlove避开竞争激烈的大众内衣市场,聚焦情趣内衣这一兼具私密性与个性化的细分领域,主打“时尚性感”定位,目标用户锁定25-40岁的欧美女性。
在产品设计上,Avidlove强调视觉吸引力,大量运用蕾丝、网纱、透视等元素,色彩以黑、红、肤色为主,既贴合欧美市场的性感审美,又通过高饱和度的色调强化视觉记忆。同时,Avidlove也关注穿着体验,推出多款兼顾舒适性与美感的热销单品,满足用户对功能与颜值的双重需求。
在营销层面,Avidlove擅长借力社媒进行多触点曝光。以TikTok为例,品牌通过发布精致产品图、合作KOL推广、搭配热门标签等方式提升可见度。围绕“居家穿搭”、“派对造型”等场景植入,强化#Avidlove标签影响力,并借助#babydoll、#girlpower等热门话题扩大引流范围。